学院新闻

当前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财经学院“数智赋能·产经共生”数字经济驱动下半岛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论坛圆满举办

时间:2025-10-16 浏览量: 作者:

为庆祝青岛滨海学院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成立十周年,聚焦数字经济与半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深度融合,2025年10月15日,财经学院精心策划的“数智赋能·产经共生——数字经济驱动下半岛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论坛”在学校中央图书馆一楼报告厅(上午)、雍德楼101(下午)顺利举办。本次论坛上午场由财经学院院长乔海祥教授主持,科研处处长王冬冬教授代表学校致贺词,校内外专家学者、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共话数字经济时代半岛经济发展新图景。

上午8:30,论坛开幕式在中央图书馆一楼报告厅准时举行。首先由主持人乔海祥教授介绍到会领导及嘉宾,随后王冬冬处长登台致辞,他强调了本次论坛在推动数字经济学术研究、服务半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对参会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随后,全体参会人员在会场进行合影留念,定格这一学术交流的重要时刻。

开幕式后,三场高水准主旨报告依次展开,为参会者带来数字经济与产业发展的思想盛宴。首先,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侯贵生教授以《转型背景下的中国企业管理——管理的环境、作用及方法》为题,系统梳理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市场、需求、技术、制度四大环境的演变脉络,深入阐释转型期管理在企业战略布局、效能提升中的核心地位,提出“以信息为基、以目标为锚、以核心竞争力为刃”的管理创新路径,为半岛企业在数字经济浪潮中实现管理升级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引。

而后,青岛理工大学商学院院长云乐鑫教授带来《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质量创业的内在逻辑和实现路径》报告。他从经济发展、技术革新、社会需求等多元视角解读“高质量创业”的内涵,结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剖析其“技术-产业-生态”的内在逻辑,并从微观主体能力建设、中观产业生态营造、宏观政策制度保障三个层面,提出赋能半岛创业生态的具体路径,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区域经济活力激发搭建了理论桥梁。

紧接着,山东工商学院会计学院吴树畅教授聚焦VUCA时代企业发展痛点,作《ESG表现对财务韧性的影响及作用路径》报告。他详解ESG理念的起源与发展,实证分析ESG表现对企业财务柔性的正向影响,揭示“ESG表现→融资约束缓解→财务韧性提升”的作用路径,为半岛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提升抗风险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全新视角与实践方向。

下午14:30,论坛移至雍德楼101开展论文交流与专家点评环节,财经学院院长助理李俊倩老师主持,财经学院马丽坤、刘慧卿、于寅健,酒店管理学院段彩丽,商学院孙羽佳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晓宇六位教师,分别围绕“半岛农业技术与组织协同机制”、“产业数字化赋能绿色创新效率”、“中小股东网络表达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半岛乡村文旅经济品牌建设”、“绿色消费行为驱动因素”、“青岛乡村经济振兴路径”等前沿议题,分享研究成果,展现了我校教师在数字经济与半岛发展领域的研究活力。

点评环节,侯贵生教授、吴树畅教授及刘苹教授组成专家团,从选题创新性、论证逻辑性、方法科学性等维度逐一对论文进行细致点评,既肯定研究价值,又指出优化方向,指导教师如何在数字经济语境下找准半岛经济研究的切入点、构建更严谨的论证框架,现场互动频繁,学术氛围浓厚。紧接着,侯贵生教授作点评专家总结,高度肯定了本次论坛的学术质量与交流价值,强调数字经济与半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需进一步强化“理论-实践-地域”的结合度。

本次论坛是财经学院在数字经济研究领域的一次重要学术实践,更是财经学院深耕数字经济与半岛区域发展研究的关键探索——从上午专家报告解码产业转型规律,到下午论文交流聚焦地方实践痛点,整场活动以“数智赋能”为纽带,将前沿理论与半岛经济发展需求紧密衔接,为区域产业升级与学术创新搭建了高效对话平台。站在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起点,财经学院将继续以学术创新赋能半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破解区域产业转型难题、构建数智化产业生态贡献更多“财经智慧”,助力半岛在数字浪潮中抢占发展先机、驶向更高质量的发展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