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本科)

时间:2023-10-10 浏览量: 作者:

【专业设置背景】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的广泛运用,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3.9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2.8%。山东省作为我国数字经济“第一梯队”,2024年数字经济规模占比超过49%,卡奥斯成为全国工业互联网首个千亿品牌、关键软件产业规模跃居全国首位、新增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22家。青岛在全国数字经济百强市中排名第13位,累计培育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4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2个、省级数字经济园区10家,全球“灯塔工厂”数量列全国首位,完成1000家企业“数转智改”。数字经济强劲发展势头催生了社会对应用型数字经济人才的巨大需求。

【开设主要课程】

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数字经济概论、平台经济学、人工智能基础、Python编程与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与可视化、企业数字化管理与应用等。

【专业负责人介绍】

李修平,女,1980年生,山东泰安人,青岛滨海学院副教授,中级经济师。主要讲授《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等经济学专业主干课程,教育教学效果良好,得到领导、学生的普遍好评,多次获得校级“优秀教师”“考研优秀指导教师”“优秀专业负责人”等荣誉称号。近三年来,主持3项省部级及以上教科研课题,参与5项市厅级及以上课题;2020-2024连续五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高校经济决策虚仿实验大赛,均取得优异成绩,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适合什么样的学生学习】

本专业适合热爱生活,关心社会问题,关注经济现象,对经济感兴趣,对数字敏感,喜欢与人沟通,积极进取,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学生学习。数字经济学专业以其宽厚的理论知识、娴熟的数字技能将学生打造成有思想内涵、思维严谨的“经世治国”之人。

【专业优势与特色】

我院具有14年经济学本科专业办学经验,形成了“中青年教师为主体、职称结构较合理、学科方向较齐全”的师资队伍结构。专业现有13名专职教师,其中,博士3名,占比23.1%,副高及以上职称6名,占比46.2%,“双师型”教师8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公民素养,适应国家及地方数字经济发展需要,系统掌握经济学、大数据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基础理论与技术,熟练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及数字技能,熟悉数字经济运行规律和实践,能在数字经济相关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依托数字技术相关的制造业、服务业、商贸企业从事经济分析、数字化服务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实践教学】

数字经济专业确定了校内外并重的实践教学建设思路,在校内实验室深入专业性工作,训练专业能力,校外实习接触实际岗位,增强实际工作能力。

专业现有大数据实验室、人工智能基础实验室、用友ERP沙盘实验室、云财务共享实验室、智能财税实验室、金融综合实验室等,实验室配有Eviews、SPSS、Python 数据分析软件等。专业与青岛浪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敦煌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水滴大数据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就业领域与发展前景】

《产业数字人才研究与发展报告(2023)》指出,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数字人才总体缺口在2500万至3000万左右,且缺口仍在持续放大。本专业培养能在数字经济相关的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依托数字技术相关的制造业、服务业、商贸企业等部门从事数据分析、经济咨询、营销分析、数字化服务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技术应用行业:主要从事商务拓展、经济咨询、精准营销、一线管理等工作。

2.互联网平台、互联网批发零售业、互联网金融等数字要素驱动业:主要从事互联网贸易、电子商务、平台经济等新兴领域的精准营销、经济分析和一线管理等工作。

3.依托数字技术相关的制造业、农业、金融服务业、商贸物流企业等部门:主要从事数据及数字经济分析、经济智能决策和数字治理与数字标准等工作。

【学子风采】